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

紐約出生率繼降 每千人僅生12.28個BB

根據去年人口普查數據,美國紐約出生率正在下降,並處於全國十大城市地區中的第四低。
(圖片來源:Pixabay)
《紐約郵報》報道,包括紐約市、威徹斯特、洛克蘭、納蘇及新澤西北部在內的紐約區,每1000人之中的出生率為12.28個新生兒;相比之下,全國第一的休斯敦為15.08,全國平均則為12.31。出生率最高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南部及西部,德州達拉斯-沃斯堡(Dallas/Fort Worth)以13.96排第二位,其後的是華盛頓特區的13.19及亞特蘭大的12.74。
擁有逾2000萬人口的紐約,至少在過去3年出生率一直下降,2014年為12.54。
至於比紐約出生率更低的,只有10.84的紐英倫、11.31的邁阿密-勞德代爾堡(Miami-Fort Lauderdale),及11.75的費城。

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

千禧代最心儀城市 溫哥華躋身10大 多倫多僅排24


有地產網站公佈千禧世代最心儀全球百大城市調查,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居冠,加拿大多倫多表現欠遜僅排第24。(來源:pixabay)
  有地產網站調查千禧世代最心儀全球的百大城市,榜首是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,加拿大溫哥華殺入10強,多倫多在「住房」及「夜生活環境」表現欠遜,僅排第24。
  專門經營歐洲租盤的網上平台Netspick,訪問全球18歲至34歲的千禧代年青人,按16個指標包括就業、旅遊、住屋、交通,以至互聯網速度等類別,為全球城市評分。以10分為滿分,計算各城市得分後,排列出總排名。
  全球百大城市中,荷蘭阿姆斯特丹以108.80分總分名列榜首,排第2、3均是德國城市,分別是103.9分柏林和102.70分慕尼黑。加拿大溫哥華以100.50分排第10,多倫多則排第24,總分93.10分。
  按細類劃分,多倫多市「移民包容度」獲9.25分,「性別平等」獲8.10分,但「對LGBT友善度」只獲5.4分。而「節日氛圍」獲6.80分,「啤酒」只得3.8分。網站計算多倫多市的夜店和營業時間後,「夜生活環境」更評獲1分。「住房」分類只得2.8分,相信由於多倫多市的租金和樓價飆升,計劃租房或者邊租屋邊儲錢作首期也不容易,因而未能吸引千禧世代原因之一。
綜合報道
資料來源:星島-多倫多

萊坊:大馬未來十年 超級富豪飆7成


萊坊預計,馬來西亞超級富豪人數未來將飆升70%。(來源:網上圖片)
  萊坊(Knight Frank)預計,馬來西亞未來10年(2016年至2026年)超級富豪(UHNWIs)將飆升70%至1730人。亞太區研究主管尼古拉斯霍表示,因大馬經濟持續成長,為房產、科技和原產品領域的個人和企業,能夠帶來增加個人財富的機會,「我們主要是看好這3個領域的個人和企業,未來10年的富豪將從中誕生。」
  尼古拉斯霍指出,科技是一個新領域,不少富豪從中累積財富。馬來西亞資源豐富,雖然原產品仍處低迷,但估計未來10年將有所增長。此外,《2017年財富報告》指出首都吉隆坡百萬富翁有2萬2800人、千萬富翁有1440人、超級富豪有630人,預料吉隆玻超級富豪人數未來10年也將增加70%至1071人。超級富豪是指個人的財富總值超過3000萬美元(約1.3億令吉),而2015至2016年大馬超級富豪人數,按年增加3% 
樓市轉趨穩定
  對於中國資產管制會否對柔佛依斯干達區有影響,大馬萊坊董事經理薩古南透露,這並不會影響,並相信該區域銷售今年將會復甦,尤其是從依斯干達美迪尼區領先帶動整體銷量,預期可看到大馬和新加坡買家回升,主要原因是該區地理位置優越,靠近新加坡,以及即將展開隆新高鐵計劃。
  薩古南續指,大馬對投資者相當友善,雖然政府限制海外人士需購買一定樓價或以上的大馬房產,這樣亦能吸引超級富豪在大馬投資產業,避免出現與民眾爭買樓的現象。
  薩古南看好馬來西亞2017年樓市,將走出低谷逐漸復甦,並且趨向穩定。薩古南更指出,馬來西亞樓市熱點在吉隆坡,尤其白沙羅高原(Damansara Heights)最受歡迎,相信受惠於基建如捷運工程的帶動。
  大馬萊坊國際項目行銷(住宅)高級經理杜米尼補充,《2017年財富報告》也顯示,不少大馬富豪將子女送往英國倫敦和澳洲求學,並在當地置業方便子女求學;近期大馬富豪們亦在日本東京和德國柏林置業,唯人數並不多。
綜合報道
資料來源:馬來西亞東方網

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

澳洲後生仔買唔到樓 新生代擁物業比率全球第二低

對不少香港的年輕人來講,買樓上車遙不可及,但澳洲的年輕人想買樓一樣困難。匯豐最近調查報告顯示,澳洲樓價飆升,當地千禧新生代(Millennials)在擁有物業方面全球排行倒數第二。


匯豐調查了來自不同國家9000名18至36歲的年輕人,結果顯示,澳洲千禧新生代擁有住宅的比率只稍高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26%。
澳洲匯豐銀行房屋貸款部經理維琪奧(Alice Del Vecchio)說,在中國和墨西哥等國家,新生代住房擁有率高達70%。「澳洲的情況不是這樣。為甚麼呢?不是他們不想買樓,而是很難邁入買樓的第一步」。她指出,報告也顯示了澳洲年輕人儲首期需要更長時間。
「有些人會延遲生孩子,另一些人談論在父母的家裡多住一些時間」她說。「『我們能否用父母的銀行賬戶?』『能否讓父母幫助我們?』─在借房屋貸款時,已成為一個話題。」
紐省工黨議員莫基(Daniel Mookhey)說,許多澳洲年輕人買不起樓,除非改革目前的買樓政策。「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調整房屋投資的稅務法規,使投資者不能像現在那樣比房屋自住者得到更多優待。」
標籤:

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

澳洲證監會主席警告 要從美國次按危機中汲取教訓

澳洲聯邦儲備銀行連續8個月維持官方利率在1.5%的歷史最低水平,但在樓價飆升與刺激疲弱經濟間已左右為難。
澳洲央行面臨兩難,一邊是樓價狂升,另一邊是經濟增長疲弱。
澳洲央行董事局周二開會作出不加息決定,符合市場預期,有傳媒早前訪問50位經濟師,全部都認定央行將按兵不動。但央行面臨兩難局面,一邊是澳洲東部各大城市樓價狂升,但通脹、工資、就業和經濟增長均呈疲弱之勢。
樓市過熱令央行無法再度減息,否則有可能引發樓市進一步大升,但經濟增長疲弱和低通脹,意味著它不能以加息來抑制樓市泡沬。央行行長羅維(Philip Lowe)近期在幾次演講和在國會委員會調查聽證會作供證時,均表達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。但他支持澳洲金融和保險管理局(APRA)上周採取措施,限制銀行提供新的僅付利息房屋貸款。
但最新數據顯示,悉尼和墨爾本樓價繼續高漲,上市公司監管機構–澳洲證監會(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)主席梅迪拉夫(Greg Medcraft)警告,澳洲應從2007年美國的次按危機中汲取教訓。他接受訪問時表示,證監會擔心僅付利息的房屋貸款上升,包括投資物業者和買房屋自住者。

業主加租一倍多倫多全市嘩然 政府或將新樓列租金管制範圍


加拿大多倫多西區有多層式住宅大廈的租客,最近收到業主通知,計畫今年7月起加租一倍。但安大略省法例規定,1991年10月或以前落成的住宅,租金加幅上限受法例規管,其後較新的住宅則不設上限。有市議員認為要改變條例,避免再出現兩級租客情況。
多倫多當局正研究針對加租不公的對策 (網上圖片)
當地發展商Urbancorp於去年4月破產重組,破產顧問公司KSV成為公司的破產信託人,接管Urbancorp。濕比利街(Sudbury St.)170號物業的租客莎薩妮(Kim Zasadny)及室友上周接獲KSV的通知書指,由今年7月1日起,租金將由1650加元(約9560港元)調整至3300加元(約1.9萬港元),莎薩妮只能選擇接受新租金或搬走「我甚至不知道業主可以合法地這樣加租。」
另一名在38 Joe Shuster Way租住單位的AJ Merrick,上周五亦收到KSV通知,今年7月1日起要加租一倍「我希望可以留下,但我唯有搬走,實在是太貴了。」KSV未作出回應。多市市議員馬切勞(Josh Matlow)指「法例有必要修訂,不能讓業主自肥但租戶則無家可歸。」
安省新民主黨(NDP)上月曾提出私人法案,建議不限建築年份,將租金加幅管制擴大至所有類形租盤。安省房屋事務廳長巴拉德(Chris Ballard)的發言人Laura Gallant表示,租金過度攀升不能容忍,當局正研究針對加租不公的對策。安省租客援助中心法律總監Kenneth Hale表示,樂見新舊住宅租金未來加幅有望劃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