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

加國四口之家放棄買獨立屋 轉攻住宅大廈

加拿大人的傳統觀念認為,子女應該在空間寬敞的獨立屋或鎮屋成長,自幼可到後園玩耍。住在多倫多的《星報》特約女作者伯恩斯(Jackie Burns)與丈夫原本都有這個看法,但最後放棄這個念頭,選擇在大廈單住居住。
圖︰星報
伯恩斯的長子尼特尼爾(Nathaniel Durkacz)10年前出生,她與丈夫安東尼(Anthony Durkacz)居住在書院街(College St.)與威靈頓街(Wellington St.)交界一幢分契式大廈,尼特尼爾沒有在獨立屋或鎮屋長大的經歷。
尼特尼爾出生後的第一年,儘管生活寫意,但伯恩斯仍然覺得有必要為兒子尋找合適獨立屋。尼特尼爾2歲時,伯恩斯再度懷孕,令她想更快搬到獨立屋居住。夫婦二人出售原居的分契式大廈,打算在找到新屋前,一邊租住鄰近安大略湖(Lake Ontario)與坎伯河(Humber River)的分契式大廈單位,一邊找尋獨立屋。
一家之後一直在這個單位居住了7年,而且愈來愈愛分契式大廈的生活方式,他們現居於一個三睡房三浴室的單位,面積足以為大廈其他小童舉行派對,及家長聚餐。整棟大廈約50名小童經常一起玩耍,多年來大廈的家長更已發展成經常舉行游水和乒乓球活動的團體,大廈亦設有派對室及多項體育康樂設施,適合孩子舒展筋骨,夫婦決定在租約屆滿後在同一幢大廈買一個單位作安樂窩。
但最近這座大廈有一個三房單位以156加萬元售出,破了大廈交易紀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