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Pixabay |
很多人在有意在海外置業,但沒有真正了解當地法律,中介喜歡隱惡揚善,香港買家經常捱打局面,唯有靠自己了解以下細節,才能避免做「羊牯」。
地權:「永久業權地」及「租賃地」
有海外置業經驗的人士都會知道,買樓前要清楚項目所在是「永久業權地」或「租賃地」。事實上永久業權地才最保值,同時,有些國家所有土地都是租賃地,有些則兩者都有,買家在置業前要了解條款,不少英聯邦國家或前英治地區,都有永久地權地段或較長的地權。以香港為例,不少地段地權長達999年。
有些國家的業權及地權關係較複雜,如越南、柬埔寨等國家等,業主的業權僅限於地面上的建築物,卻不包括土地,一旦上蓋無咗就乜都無,有些國家立國時政局未穩,無法承諾永久業權。所以東南亞之中,我只有投資馬來西亞,因為以前是英治地區,地權簡單兼有永久地權。
稅制:購盤伙數或影響稅率
本港享有簡單稅制及相對較低的稅率,然而在海外買樓了解清楚稅率,因為隨時有機會賺價輸稅,以美國為例,付出的樓價並沒繳付未來的地稅,而任何美國房屋的業主要得到土地使用權,都必須於每年繳交0.7-1.5%的地稅。
如日本,其稅制亦對投資者很不利,因日本政府會向業主收取利得稅,並採取累進方式,最高達45%,幾乎佔租金收入一半,所以買日本樓一般不會博升值,所以千萬不要輕易被中介游說而多買幾伙,因為買一個單位,利得稅會很低,多幾間稅就會好高。(節錄)
全文:http://bit.ly/2eLbcAu
星島海外地產網:www.singtaoopo.co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